2025、7、15日
题目:初伏,抓住一年10天宝贵的“出汗季”
作者:佚名
人们都说,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,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暑邪的威力了,我自己也是每天出门都需要鼓足勇气,外面就像一个汗蒸房一样,出门就是一身汗。
但凡事有利有弊,虽然暑热的伏天让我们窒息,喘不过气来,头晕脑胀,还容易中暑,但是在三伏天,我们出汗也是全年最多的,所以这是个非常宝贵的排寒湿机会。
附上今年的三伏时间表:
初伏:
2025年7月20日~7月29日,计10天。
中伏:
展开剩余79%2025年7月30日~8月 8日,计10天。
末伏:
2025年8月9日~8月18日,计10天。
虽然在伏天,我们讲究宜伏不宜动,莫要大汗淋漓,避暑避热,但身体自然出汗,是可以帮助我们调节体温,带走体内的寒湿,清出毒素的,会让身体更清爽,气血顺畅。
一旦这些寒湿不能被汗液带走,长期积留在体内,对我们健康产生影响。
这些都是寒湿长居体内带来的危害,所以该流汗的时候,就让身体自然的流汗,不要怕难受,把汗憋在身体中,这样身体会越来越累,越来越难受。
尤其是现在温度太高,大家都躲在空调房里不出来,确实高温暑热我们很难在外面活动,即使在外面也要防暑降温,空调可以吹,但不要总是一直吹,开两三个小时停一会儿,再继续开,给身体一个缓冲。
到了晚上,温度降下来了,我们可以去外面散散步,走一走,让身体出出汗,这样既可以躲避白天的高温,又能让身体出汗,带着寒湿出来。
其实到了伏天,早上五六点太阳就升起来了,我们可以趁着早上的时间,出门锻炼,这时候温度还不是很高,发发汗身体非常舒服。
但出汗后,我们也不要记着冲凉洗澡,这时候毛孔大开,很容易把寒凉带进身体中,那我们的寒湿就白排了,一定要到汗收了以后,用温水洗澡,同时出汗中不要吹冷风,电扇,空调都要避免,不给寒邪再次进入身体的机会。
我们可以用干毛巾擦擦汗水,休息一会儿,等到汗不再发出,再去洗澡,而且出汗后最好也不要突然进入到空调房里。
这样骤冷骤热,会让我们体内的热气,一下子被阴寒固住,很多人总是说自己容易中暑,其实就是这样骤冷骤热,这种属于阴暑。
入伏后也有一些讲究都和让我们的身体出汗有关,提前知晓,别错过。
讲究一:头伏饺子二伏面
有句流传甚广的饮食俗语叫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,在古人看来,伏天之中,连汤带水吃上一碗,无论是饺子还是面,出了一身汗,是可以用来辟除恶疾的。
在《魏氏春秋》中有过这样一则小故事,在三国时期,何晏生得面目白皙,魏明帝曹睿总是觉得他是擦了粉的,于是专门在三伏天请他吃“汤饼”,热得何晏满头大汗,魏明帝这才确认他确实只是脸白,并没有涂粉。
自此,头伏饺子二伏面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,而且炎炎夏日,人们很容易胃口不好,所以这段伏天也被称之为苦夏,而饺子皮薄馅儿大,而且各种味道随我们调,口味丰富,开胃解馋,而且还很清淡,不容易上火,面食又能起到解热止泄的作用。
入伏了,来上一盘可口水灵的饺子,平安健康的度过夏季。
发布于:湖南省伍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