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梗,即脑梗死,又称缺血性脑卒中,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,缺血、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。其发病急、进展快,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会导致肢体瘫痪、言语障碍、认知功能下降等严重后遗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目前,脑梗的治疗强调 “时间就是大脑”,尽早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。以下从治疗原则、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、日常护理与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。
治疗原则
脑梗的治疗核心原则是尽早恢复脑部血流、挽救缺血半暗带、减轻脑组织损伤、预防并发症和复发。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、病情严重程度、病因及基础疾病等因素,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。同时,强调综合治疗,包括药物治疗、介入治疗、康复训练等,并注重对患者的全程管理。
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
急性期治疗(发病后 6 小时内,尤其是 4.5 小时内)
急性期是脑梗治疗的黄金时期,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显著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。
静脉溶栓治疗:这是目前恢复脑血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。在发病 4.5 小时内,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,可使用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,通过静脉输注溶解血栓,使阻塞的血管再通,恢复脑部血流。但该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,需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。 血管内介入治疗:对于大血管闭塞的脑梗患者,在发病 6 小时内(部分患者可延长至 24 小时内),可考虑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,包括动脉溶栓、桥接、机械取栓等。通过导管等器械直接到达阻塞的血管,清除血栓或进行血管成形,快速恢复血流,改善患者预后。 抗血小板治疗:不符合溶栓治疗且无出血禁忌证的患者,通常在发病后尽早给予抗血小板药物,如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等,以抑制血小板聚集,防止血栓扩大及新发血栓形成。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,可能会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,但需严格遵医嘱。 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:可使用丁基苯酞、依达拉奉等药物,改善脑部微循环,减轻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,保护神经细胞。同时,注意维持患者的水、电解质平衡,保证充足的脑灌注压。 对症支持治疗:对于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患者,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,防止脑疝形成;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,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;对于出现高热、癫痫发作的患者,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,如降温、抗癫痫药物治疗等。展开剩余58%恢复期治疗(发病后数天至 6 个月内)
恢复期治疗的重点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,减少后遗症,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。
康复训练:这是恢复期治疗的核心。根据患者的具体功能障碍,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,包括肢体功能训练、言语功能训练、吞咽功能训练、认知功能训练等。肢体功能训练可通过良肢位摆放、关节活动度训练、肌力训练、平衡与协调训练等,逐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,预防肢体挛缩和畸形;言语功能训练针对失语、构音障碍等问题,通过发音练习、语言理解与表达训练等,提高患者的沟通能力;吞咽功能训练可通过口腔运动训练、吞咽手法训练等,改善吞咽功能,防止误吸;认知功能训练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记忆力、注意力等认知能力。 药物治疗: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复发;对于存在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,需积极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常用药物包括降压药(如氨氯地平、缬沙坦)、降糖药(如二甲双胍、胰岛素)、降脂药(如他汀类药物)等,将各项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。 中医治疗:在恢复期,可适当采用中医治疗辅助康复,如针灸、推拿、中药调理等。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,调节气血运行,促进神经功能恢复;推拿可缓解肌肉紧张,改善肢体血液循环;中药则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,选用益气活血、通络开窍等方剂,如补阳还五汤等。预防复发治疗(长期治疗)
脑梗复发风险较高,预防复发至关重要。
控制危险因素:积极治疗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心房颤动等基础疾病,定期监测相关指标,确保达标。戒烟限酒,避免肥胖,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。 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:对于非心源性脑梗患者,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(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)预防复发;对于心源性脑梗(如心房颤动引起的脑梗)患者,需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华法林、新型口服抗凝药等进行抗凝治疗,预防血栓形成。 定期复查:定期到医院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(如头颅 CT、MRI)、血管超声、心电图等检查,评估病情变化和血管情况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日常护理与支持
日常护理:对于存在肢体瘫痪的患者,要定期翻身、拍背,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。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,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。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,给予易吞咽的食物,避免进食过快,必要时通过鼻饲管喂养,保证营养摄入。 心理支持:脑梗患者常因功能障碍和生活能力下降而产生焦虑、抑郁等情绪。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多关心、鼓励患者,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,树立康复的信心。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,转移注意力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 生活指导: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合理饮食,减少高脂肪、高胆固醇、高盐食物的摄入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、粗粮等。适当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增强体质,但要避免过度劳累。总结
脑梗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把握急性期的黄金治疗时间,及时采取静脉溶栓、血管内介入等治疗措施,同时重视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和长期的预防复发工作。通过综合治疗和全面的护理支持,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,降低后遗症的发生风险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脑梗的治疗知识,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做好日常护理和预防,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康复。
发布于:北京市伍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